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三進三出話澎湖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  抗戰勝利後,父親在濟南糧食局工作,三十七年中秋節濟南陷落,全家四口南下逃難,於九月底到達南京,當時伯父任國大代表,在經濟部任職,介紹父親至山東流亡學校第一聯中任教,學校設在浙江省海寧縣長安鎮廢棄紡織廠內。
 三十八年四月中共已渡江,全校分批乘火車往廣州疏散,七月五日在黃埔登船,七日抵澎湖西嶼,當時我才七歲。西嶼又名漁翁島,在馬公鎮西方,現建有跨海大橋,連接本島的白沙鄉。流亡學校師生在不久後即乘船遷往馬公鎮。
 我家與父親同事四家在馬公鎮光明里合租一座三合院,十月初澎湖開始進入東北季風季節,流亡學校師生絕大部分為山東人,還有少數蘇北、豫東的同學,都是生長在華北黃淮大平原,從未見過海島上的凜冽季風。
 山東流亡學校共有五千多人,因教育部經費有限,要將十七歲以上的男生編入澎湖防衛部的軍隊中,校長首先反對,少數學生罷課抗議,但上級認為兵源不夠,必須以學生補足,十七歲以上男生在三十九年五月被編兵,年幼男生及女生於四十二年遷往彰化員林鎮實驗中學。被編兵的同學不斷向山東省各縣市國大代表及立法委員陳情,政府終於接受建議,在民國四十八年准許這些學生退伍,到員林實驗中學就讀師範,畢業後擔任國小老師,這件公案才告結束。
 民國五十五年九月,我自復興崗十二期畢業,分發到陸軍新竹關東橋第一訓練中心,五十六年六月支援成功嶺大專集訓,十月份奉調第九師。當時第九師駐守澎湖,乃乘臺澎輪前往報到,分配至二十六團第三營第一連,駐地在湖西鄉菓葉村。菓葉村是個七十餘戶的小漁村,港口有大小漁船五十餘艘,本連的任務為防守漁港,在碼頭設有漁監哨,對出入的船與人實施檢查。
 野戰部隊因任務需要而經常變更駐地,在澎湖將近兩年時間中,住過菓葉、大武、講美、跨海大橋旁的通樑村。也曾全營集中到龍門村作基地訓練,有營房及操場,訓練課目包括反登陸、武裝游泳、五項戰技、閉鎖陣地戰法等。
 五十八年八月,第九師回防臺灣本島,整編為輕裝師,駐守中部橫貫公路沿線,擔負山區防務。民國六十年九月,本師奉命再度移防馬祖北竿,負責北竿、高登之防禦任務。六十二年五月離開第九師,調到南竿馬防部,十月移防回到嘉義,改稱為嘉義第九軍,駐地在嘉義市區山子頂,隔壁是嘉義高中及嘉義公園。
 六十四年初某日,有一位七期學長在嘉中擔任軍訓教官,來軍部找他的同學,我即向他詢問擔任學校教官的生活情形?學長說,教官可以天天下班回家,不用去外島,你擔任軍職也快十年了,趕快來考教官。過了兩天,他便拿來一大疊資料,要我加強準備。年底時,報考公文到了,我是政一科少校人事官,和政二科民事官刁少校決定報名,但主任好像不想准。有一天我拿公文給主任批示,剛好軍長蔣仲苓進來時看到我,便拍拍我的肩膀說:「宋少校考什麼教官,跟著你們主任在軍中才有發展。」我便向他敬禮說:「謝謝軍長。」過幾天我和刁少校一同請主任放人,才獲准同意報名。六十五年二月份在高雄女中考試,第一天是筆試,下午四點看榜,如果有上榜,第二天為講試、基本教練操作。五月份公文寄達,倖獲錄取,六月份赴中興新村省政府訓練團受訓三週,當時的訓練團班主任即為在校時副校長梁孝煌將軍。
 八月份分發至省立澎湖水產學校,第三度回到澎湖。我和澎湖的緣分,真的是深厚而密不可分。
 【作者速寫】宋森然,政戰學校十二期,在野戰部隊服務十年,民國六十五年轉任軍訓教官,平日閒暇進修取得教師資格,八十年退伍,留校擔任訓導主任、國文老師,九十三年教職退休。
 
(點閱次數:898)